讲座实录|从西财到哥大—我是怎么拿到仅录17人的会计Offer?(上)


美国大学录取的原则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一句话:录取那些最可能顺利完成学业的申请人;而名校则更进一步,录取那些最可能在领域内获得成功的申请人

美国研究生录取采用整体审阅(Holistic Review),审阅内容包括:学业成绩、标化考试成绩、研究能力、工作实习、领导力、课外活动志愿者经历、个人素质、文化背景等,没有一个单一的因素能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

本次讲座Andy学长主要分享他研究生申请准备的经历,以及申请哥大的心得和申请其他学校的一些思考,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,也希望大家都能斩获心仪的Offer~


PART ONE

嘉宾介绍

【Andy学长】

西南财经大学+美国Baruch College交换两年

主修:会计;辅修:数学、法律、高级商业分析

【硬性成绩】

GPA:3.94/4.0;TOEFL:112;GMAT:760/800

【软性背景】

国内四大冬季审计实习;

美国华尔街美资某投行内审实习(拿到全职Return Offer);

CFA一级;

有着丰富的奖学金及社团活动、国内外志愿者经历

【斩获Offer】

Columbia University - MS in Accounting and Fundamental Analysis


PART TWO

硬性成绩准备

关于GPA

最重要的就是GPA,这是衡量你大学成绩的主要因素,也是考虑硬性成绩中很大的一个指标。


关于TOEFL

我考了个还算不错的成绩,但也不是一下子就考到112的,也是花了很多时间准备,尤其我觉得有交换经历,对于提高语言成绩,对考试准备帮助很大

我刚上大学的时候有考过托福,当时成绩并不理想,都没有上100;之后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一段时间,再来考托福,很多口语/听力,甚至阅读题目真的很贴近美国校园生活,所以在准备的时候就相当容易;在国内可能就会相对困难一点。关于语言,要多花时间,多做题不断进步,是一个很自然的提高过程


关于GMAT

GMAT可能是很多同学花很多时间来准备的一个要素,申请商学院的项目基本都需要。我也申请了一些英国的项目,他们是不要求GMAT,但Not required,变成Prefer,也是偏好GMAT成绩比较高的学生,建议是成绩刷得尽可能高

GMAT有个政策 [一个人一身只能考8次],所以要多花时间准备,不要仓促应战,不要考的次数很多,不要去考场刷。平时多练习、多刷题,注重逻辑、阅读(速度,迅速找到文章大意)。我也是刷了几次,从第一次到最后一次,有一年多时间(尽早开始准备有很大的时间优势)。

刷题基本上是公认最有效的方法,事实证明的确如此。像ChaseDream/其他的网站上有非常多的资料;也可以考虑报一些班(我因为在美国交换,所以没有机会报班,就只能在网上多刷题、多看)。

尤其是作文,一定要写!如果有交换经历,可能会写一些东西,通过做作业练习;如果没有,一定要靠写来练。其他的都要刷题,单选比较容易刷。

除了网上资料,GMAT官方是有题的,会下个软件,送两套PREP(非常宝贵),我的建议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做一套;然后复习到一定阶段,验证复习效果,再做一套。这两套PREP非常像GMAT真题,也是自适应难度,随着正确率改变,题目也会变化。

这两套题如果做的次数比较多,刷过的题,可能就记住了答案,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,如果这样,建议再去买两套PREP,因为这个是最接近最接近GMAT官方出的题目。官网上就可以买,我记得是卖两个Pack,一个Pack里面有两套,根据自身情况,选择买一个/买两个。

在我看来,GMAT可能比托福更重要一些,尤其是申请研究生的过程中;申请金工等其他项目可能需要考GRE。


PART THREE

软性背景准备

关于实习

申请商科方向,或其他像金工这些偏工科项目,大体来讲,实习都是很加分很加分的亮点!因为我是学会计的,一直很专注会计类相关实习。


【国内四大冬季审计实习】

当时审计的是一个香港上市公司子公司(燃气业)。因为是做冬季审计,是个忙季,很多公司财年都在年底结束,会有很多项目会出差,虽然只是个实习,但做的东西很贴近真实工作,接触了很多做审计的东西,收获非常大。


【华尔街某投行内部审计实习】

在美国不是说去了就可以找到实习工作的,有了国内四大审计实习经历,我的身份就允许我接下来在美国找到实习,最后找到了华尔街某投行做内部审计实习。一方面专业对口;另一方面之前有四大审计经验,再做投行内部审计,上手也蛮快的;最后还拿到了Return Offer,次年毕业后加入了这家投行,一直做到现在。

在投行做内审和在四大做外审,其实是蛮不一样的,这样也算体验了会计的其他方面。内审不仅是申财报,更多是内部审调控制流程上的东西;审计的业务也不是原来的燃气业务,而是做一个银行;而且还能体会在外资美资公司工作是怎样的,以后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,都能帮助你更好的适应美国的生活。申请上其中有一封推荐信就是华尔街这个投行的经理给我写的。


这样的实习一方面会让简历增色,为申请加分;另一方面也确信,你是否真的喜欢这个行业,是否要继续攻读这样的专业,以后的职业发展是否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。


实习渠道

国内实习】

1、家里亲戚朋友关系;2、老师学长学姐推荐;3、网申。

不用盯着一线城市,二线城市也是可以的,竞争压力会小很多。像四大其实是蛮标准化的,无论在哪儿实习,除了客户不太一样,审计流程是一样的,对于大家来说都是很新鲜、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。


美国实习】

主要就是通过 [学校就业中心] 和 [网申],我的实习是通过网申拿到的。需要打磨英文简历,请美国人看,不要有语法错误,格式要清晰,突出你的亮点特色,尽量是针对每个岗位定制一份简历来申请;简历过了拿到面试机会,找就业中心的老师咨询寻求帮助,提高面试技巧。还有一些其他渠道例如 [朋友学长学姐推荐] 等。


关于活动

大家可能大三大四才开始实习(我也是这样子的);那大一大二基本就靠做校园活动,而且你拿到实习,也是基于之前的一些社团经历或学校经历,不是说大一大二什么都没有做,大三就能有个实习Offer等着你,所以校园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,而且实习和校园活动其实是相得益彰。我在西财一个社团里做到副主席的职位,管理过一些部门,组织过一些活动。


商科申请,非常看重领导力、沟通能力、团队协作、协调能力等,实习是会加分,但实习中能展现出来的很有限,尤其是申请美国学校所看重的领导力。以一个实习生/已经入职/刚入职不久,如何来展现你的领导力、协调能力?大部分时候都是在经理安排下来工作。校园活动会补充你在这方面的能力,比如你在校园/社团里是一个领导者,那学校会相信你具备这样的能力、潜力和品质,在你写文书时也有更多故事可以讲。


这些经历大家应该去争取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,你可以做你喜欢的,交很多朋友。我当时在社团里交到的朋友,基本上后来都出国了,也算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。这样的经历功利的讲可以帮助你申请,不功利的讲也是享受大学生活的一部分。


大三转到美国,开始一段时间是不能工作的,就只好继续做社团,同时慢慢找工作,准备简历、面试。比较多的是去做志愿者,因为有考虑大三再去做社团,又需要一两年才可以做到部长/副部长这样的职位,时间成本显然不值。所以就做了很多志愿者活动,也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熟悉美国文化,锻炼自己的同时也可以服务帮助别人。主要是教育类/社区服务类的志愿者,例如去图书馆整理书籍、去给穷人们发粥发饭、去小学陪孩子们玩儿…


在我找到工作之后,开始在学校就业中心当就业导师,算是兼职也是公益岗位,尤其是辅导中国学生如何找实习、如何工作,帮学弟学妹或同级的同学,一起想办法改简历、准备面试,准备申请实习的岗位等。


在软性背景方面,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的经历故事来讲,可能是你的兴趣、是你在社团做的事、是社会志愿/公益活动等等。领导力的展现并不是要在社团做到部长/副部长,或者实习生小组的Leader;就做你喜欢的事情,也可以展现你的协调、沟通能力。


建议大家申请时尽量多思考自己过去的经历,想一想这些经历是如何让你变得更有价值、更吸引别人,让录取委员会想要录取你来思考。软性背景每个人都会有,实习真的需要花时间去找去准备,找更好的实习;但社团活动经历其实蛮容易就找出一个好故事来的。



下篇将分享Andy学长关于 [选校]、[文书准备]、[申请跟进]、[为什么能拿到哥大会计Offer]等干货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