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座实录|学姐亲叙: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体验与曼哈顿留学生活记(上)

关注“收割机留学”微信公众号,获得更多即时留学资讯!


 要不要选择留学?

留学能带给我们什么?

对留学生活感到憧憬,亦或是迷惘?

能否适应国外的学习生活?

能否找到理想的实习or工作?

……


本场讲座
我们邀请到收割机学员Z学姐,

为大家详叙“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体验与曼哈顿留学生活记”

分享留学生活点滴


PART ONE

嘉宾介绍

【收割机Z学姐】

西南财经大学+伯明翰大学(2+2)

申请国家:美国、英国、澳洲

申请专业:金融学

【硬性成绩】

GPA:70+/100(英本成绩);IELTS:7;GRE:320

【软性背景】

【四段实习经历】中国银行国际业务部;交通银行信贷部;河北银行投行部;Wilmar旗下子集团财务部

【纽约实习经历】华尔街信用卡服务—商务咨询; AXA安盛纽约—金融咨询

【一段创业经历】英国两年创业经历


【斩获Offer】

【美国】

哥伦比亚大学 - Master of Science in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

【英国】

帝国理工大学 - MSc Economics & Strategy for Business

伦敦大学学院 – MA Comparative Business Economics

华威大学 – MSc in Finance

【澳洲】

墨尔本大学 - Master of Finance


PART TWO

留学的意义与选择

留学的意义

第一是提高自身的学历背景。


提高自己的学历背景就是为了以后更多的工作机会,和更好的发展平台。像如今大部分外企和投行都偏好于有留学经历的人才。语言能力和对国外事务的了解程度,对就业很重要。


第二,我认为同样很重要的是,提高自身的见识和远见。


提高远见和见识,也许说的很宽泛,但是的确是对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留学的经历使我这三年来,对任何事情的看法都更加全面,对任何的突发事件和情况,都有包容性,思考角度变得很宽泛,不拘泥。来到不同的国家,你能看到不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,在国内看不到的生活方式,在国外有着多种多样的体现,其中也包括对你独立生活能力的考验,以及你遇到问题能不能独当一面的能力,这种锻炼是弥足珍贵的,会加速你的成熟和成长,让你在同龄人中能够更早拨得头筹,在年轻时候能够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,对整个人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
学校以及地区选择

我是中英双本科,所以在选择硕士学校的时候,也以英国的申请为主,这样能更好的利用我的成绩。但是我又比较喜欢挑战,不拘泥于现状,所以抱着对不同国家探索的欲望,希望能在不同国家多锻炼自己,于是联系收割机帮我申请美澳两个国家,增加自己的选择面。


关于学校的选择上,因为我的offer到的都比较早,UCL, Warwick, IC最先到,还交了IC的4000多刀的deposit.所以到后来哥大来offer的时候,纠结了很久到底是留在英国,还是去美国。主要纠结是选择英国帝国理工还是美国哥大。当时咨询了很多人,听取了很多建议,其中有大学教授,金融领域专家,以及收割机留学专业老师的指导。


最后相比来讲,我的想法是,帝国理工的经管专业非常吸引人,且不容易申请,是老牌的商学院,师资和教学在英国Top 3,就业指导在英国Top 2,地理位置绝佳,处于伦敦市中心地带,距离金融街交通方便,各方面都非常亮眼。美国的哥大是常春藤联盟学校,且风管是新兴专业,发展前景可观,金融性强,地理位置也是藤校中最佳,处于纽约曼哈顿,距离华尔街只需乘车30min, 方便接触金融各界人士,有利于以后的职业发展。


最终我的选择是来到了美国纽约,在学校的对比上我认为不分上下,职业规划上无论是IC还是哥大都可以有很不错的前景,但是依旧是喜欢挑战的个性使然,希望换个环境锻炼自己,并且纽约的环境更适合我喜欢社交的性格,以及我希望毕业后在纽约工作几年的计划,最终战胜了IC的诱人机会。


PART THREE

专业选择分析

老牌专业

经济学:以研究方向为主想要申请博士的同学我建议可以考虑这个专业,因为研究性强,可以深入多角度进行研究,日后想要进入国有企业或者政策规划方向建议选择此专业。就业性上个人认为不如金融就业广,人才需求大。


金融学:以实操性为主而不是研究方向,但是也有研究方向,但是我认为研究方向还是经济学更好,如果想要直接就业的同学建议申请金融相关,但是国内现状是金融人才供大于求,想要找到投行类或资管类建议在课余时间学习一下感兴趣的领域,比如证券投资,会计等,想进四大的同学建议提前考CPA,想在国外工作的同学建议提早展开专业相关的实习,因为在国外找工作,实习经验很重要。


数学系、统计、精算:研究方向或就业性均适合目前的金融形势是:无论是金融单位,还是投行保险、资管证券等,都更愿意招统计或数学出身的人才,这方面需求量很广,就业前景可观,感兴趣的同学平时多参加建模,或者实习多参加有模型,比较quant的实习,有利于以后就业,因为即使是本科应届生,用人单位也很看重你的实习经历以及你是否有相关经验,我个人认为这一点比考证要重要。


另外,希望是同学自己感兴趣,而不建议为了就业强行选择数理性偏高的专业,学起来枯燥而且自己也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,更何况以后就业都要在这个领域,如果不想要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领域,宁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,从一而专,以后也会有所成绩。


新兴专业

风险管理:风管是从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,金融业意识到对企业,银行等大规模企业集团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,而新兴起来的专业。也是我现在所学的专业, 主要就业方向是各大银行总部风控部门,企业集团总部风险管理部门,以及专门做风控的公司,咨询,保险等。相关资格证:FRM金融风险师,一共分两级。


计算机:金融业最新鄙视链:计算机>数学>统计/金融工程>金融>经济>工商管理等。


计算机在近两年成为最高薪专业,网页设计/程序开发/模型设计等岗位需求量旺盛,且薪资水平高,只是工作压力大,学起来难度大,我的英国同学里面有硕士从金融转去学计算机的,结果成为同学里面率先拿到offer且薪资不菲的,听说到很多在美国读了金融相关硕士结果找不到工作,转而读第二个计算机硕士(为了在美国求职)的学生,造成这种情况的除了美国越来越严苛的工签限制外,美国目前最需要国际生且SPONSOR H1B的职业就是engineer,几乎90%的工签都是发给了engineer行业的international student.


但是还是那句话,如果不喜欢或者觉得不擅长,个人不建议强行转专业,如果越到后面发现越不喜欢,且编程本身是非常枯燥艰苦的学习过程,请大家做好准备后再做规划,国内的就业形势也是类似,可以建议大家看一下各大企业官网,几乎一半的招聘岗位都是计算机相关,足以可见这个领域的前景。


PART FOUR

哥大课程分析

风险管理ERM课程:


Strategic Risk Mgt(策略风险管理):主要讲的是策略性风险,内容是分析哈佛商学院的case,基本一节课一个case,根据课程讲授的多个风险模型,研究讨论case的问题和解决之道。


Operational risk Mgt(操作风险管理):操作性风险,属于很指导就业的课程,现在风险领域的职位多是操作性风险分析师。


Financial Risk Mgt(金融风险管理):课程很quant,如果想要考FRM,上这门课可以代替一部分复习内容。


Traditional Risk Mgt(传统风险管理):COSO.


Value-based Risk Mgt(基于价值的风险管理): Baseline Company Value.


上面两门课是ERM核心,主要讲了整个ERM的两种风险分析模型和方法论,建议先选择Traditional再听Value-based,这样更易理解后者。


Risk Modeling(风险建模):各种统计数学模型量化分析风险,quant系数高。


External Stakeholder Requirements等等。


当然,来ERM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哥大其他学院的课程,比如商学院,工学院等,但需要提前抢课,因为商学院的课不是全部开放,也不容易抢到,考试起来难度也比较高。


ERM课程多关于风险方向的细分,如何识别,防范,及量化风险,以及提出规避风险的措施。总结下来是以后做风险领域的必备课程,有的课程比较quant,国内的风险行业还不是很完善,香港一般,美国已经有完善的大型风控系统,国外的风险领域比较完善,如果大家学了ERM,我建议大家还是先在国外就业和实习一段时间,了解风险控制具体是怎么做的,这样让你对风险有更多的了解,回国也比较有竞争力。其实现在每个公司都在强化自己的风险规避措施,以防止重大疏漏或防范不当为公司带来的巨大损失。



下篇将继续分享Z学姐关于[学校的就业服务][留学生活][留学建议]等干货信息




往期干货分享回顾:

线上讲座|学姐亲叙: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体验与曼哈顿留学生活记

独家案例|哥大还是帝国理工,Z同学令人幸福的难题



END

收割机留学

长按识别二维码   免费一对一咨询